
圖為湖南省資興市紀檢監察干部在白廊鎮白廊村,對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情況進行抽查。記者 劉遠航 攝
湖南省資興市興寧鎮福興苑小區,是資興市的災后重建安置點之一。近日,該市紀委監委災后恢復重建現場監督組對小區居民謝小林進行回訪。“這次回訪一是了解一下群眾安居情況,二是看看干部包戶工作落實得怎么樣。”坐在明亮的客廳內,監督組干部陳峰與謝小林熟稔地聊起了近況。
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今年1月24日,謝小林和300余戶受災居民作為第一批住戶,搬進福興苑小區,在新房里過了一個安心年。看著家家戶戶陽臺上懸掛的紅色中國結,謝小林滿懷憧憬:“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2024年7月底,受臺風“格美”影響,特大暴雨侵襲資興市多個鄉鎮。謝小林曾經居住的州門司鎮劉家村道路損毀、房屋倒塌,受災嚴重。這場特大暴雨雨量突破歷史極值,致使資興市12.8萬人受災。
災情發生后,資興市紀委監委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牽頭成立災后重建督辦組,既協同作戰,又全程跟進監督,聚焦民生保障、資金使用、項目建設三大領域,精準發力、靶向監督,堅決守牢民生底線。
救災資金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保障。今年2月,該市紀委監委聯合財政、審計等部門,深入受災鄉鎮對救災資金情況開展聯合監督。“我當時帶隊前往黃草鎮,重點核實救災資金接收、補助領取與資金使用等情況。”該市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黃耀紅介紹,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有1戶居民因資料缺失導致救災安置資金未發放。聯合監督組進一步核實后了解到,其選擇進城購房安置方式,安置資金需要房產證明,但因不動產權證還未辦理完成導致無法發放資金。面對居民的難題,聯合監督組當場商量“解法”。“我們協調推動郴州市福城公證處為這戶居民加緊辦理公證手續。”黃耀紅介紹,目前,受災群眾的救災安置資金已經發放完成。
災害給資興市帶來重創,從供水管網到河道護岸,從通信網絡到居民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災后重建項目涵蓋住房重建、基礎設施修復、產業扶持等多領域。“我們組建了7人災后恢復重建現場監督組,圍繞基礎設施修復、避險搬遷安置、安全度汛等重點任務,制定監督清單,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6個受災重點鄉鎮46個重點村開展全覆蓋督查。”該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歐路娟介紹。
發現問題不是目的,做好問題整改、保障群眾安全才是監督的意義所在。資興市紀委監委建立起“督查—反饋—整改—回頭看”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切實做到問題不落實不放過、問題不整改不放過、問題不清零不放過。歐路娟拿出督查督導發現問題清單,清單上問題類別、存在問題、督辦意見、整改單位、整改情況記錄清晰明了。“發現問題后,我們第一時間交辦給職能部門,整改到位后銷號,我們每個月也會選出一部分問題進行抽查,核實整改情況。”歐路娟指著“八面山瑤族鄉青腰村資興江河砂堆放不規范”問題,“今天計劃對這個問題進行抽查。”
6月11日下午,監督組來到青腰村資興江,裝載著河砂的卡車接連從河灘駛向公路,帶起陣陣塵土,監督組干部前往河灘仔細查看。陳峰邊走邊介紹:“馬上就是汛期了,河砂堆放不規范的話,可能會被沖刷到河里造成河道堵塞,現在看來,這里的河砂已經基本鏟除,等運輸完成后這個問題就可以銷號了。”
資興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敷衍塞責、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為災后重建工作提供堅強紀律保障。今年3月,監督組在八面山瑤族鄉坪田村現場監督時發現,坪田橋導流堤工程存在未按設計施工、施工不規范、監管不到位等質量問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和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責任人對該項目落實不力、監管不嚴,負有主要領導責任。今年5月,資興市紀委監委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分,并督促相關單位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問題整改,加大對全市相關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監管力度。目前,違規建設的導流堤工程已被拆除,并按照設計圖紙規范施工,整改工作全面完成。(記者 劉遠航 自湖南資興報道)
- 2025-07-02深度關注 | “零接待”帶來的清風正氣
- 2025-07-02在新的偉大征程上始終保持沖鋒姿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紀檢監察干部擔當作為
- 2025-07-02把學習教育同貫徹落實四次全會精神相結合 一嚴到底糾治“四風”
- 2025-07-02國企兜底、片區協作、共管共治 臨洮老舊小區有了“新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