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書香隴原 >> 熱點資訊

    秦漢字書《蒼頡篇》的流傳及其變化

    22-08-29 10:43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張?zhí)m琴

      秦漢字書《蒼頡篇》的流傳及其變化

      先秦秦漢時期的字書,主要不是后世一般認為的字典,其犖犖大者,實為啟蒙教材。這類蒙學類字書,最早或可追溯到周代的《史籀篇》。只是由于時代久遠且散佚亡失,而《說文解字》中殘存的篇中籀文則多為單字,我們已難以考究其具體內(nèi)容。

      秦漢時期蒙學類字書非常流行,或?qū)僮詣?chuàng)新篇,或為增訂舊籍,共有十數(shù)種之多。《漢書·藝文志》記載了秦漢字書的基本情況:

      《蒼頡》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歷》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博學》七章者,太史令胡毋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漢興,閭里書師合《蒼頡》《爰歷》《博學》三篇,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為《蒼頡篇》。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復字。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凡將》則頗有出矣。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shù),各令記字于庭中。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順續(xù)《蒼頡》,又易《蒼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臣復續(xù)揚雄作十三章,凡一百二章,無復字,六藝群書所載略備矣。

      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字書,皆以《蒼頡篇》為準繩,或順續(xù)其書,或取其正字,此均可見《蒼頡篇》之首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名為《蒼頡篇》的并非只有一部書:一種是李斯編寫的七章本《蒼頡篇》;另一種是漢代閭里書師合篇、斷章本《蒼頡篇》,全文收錄了李斯《蒼頡篇》。

      漢人將秦代的三本字書合稱為“秦三蒼”,這可以說是合篇斷章本《蒼頡篇》的一種別稱。至晉代又將閭里書師《蒼頡篇》(秦三蒼)、揚雄《訓纂篇》、賈魴《滂喜篇》合稱為“漢三蒼”。這些字書的關(guān)系略如圖所示:

      由于字詞艱澀、文辭古奧、篇幅過長、內(nèi)容繁復,以及《急就篇》迅速流傳、魏晉以后蒙書層出不窮等,《蒼頡篇》最終也沒有逃脫亡佚的命運,只留下片言只語散見于各類古籍之中。后世歷代學者曾費心網(wǎng)羅搜集,致各種輯本多有十數(shù)種。

      《蒼頡篇》一書終究是湮沒無聞了。前人的諸多輯本,雖然前赴后繼、后出轉(zhuǎn)精,在書闕有間的情況下,可謂居功至偉,但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法充分展示《蒼頡篇》的總體面貌,也無法填補原書散佚帶來的許多遺憾,甚至正是由于這些零零碎碎的字詞文句,人們反而對《蒼頡篇》全篇充滿了好奇。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新出文獻才有可能讓關(guān)心《蒼頡篇》的學者一償夙愿。

      20世紀以來,大量漢簡《蒼頡篇》殘本得以出土,為我們了解該篇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新資料。這些新資料,不僅直接展示了許多可供復原全篇各章的文本,而且借助于文本的細致比對和考辨,為考察《蒼頡篇》的不同傳本提供了全新的證據(jù)。經(jīng)過一百多年來數(shù)代學者的研究,學界對《蒼頡篇》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大大拓展了對《漢書·藝文志》相關(guān)記載的認識。

      漢簡《蒼頡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西北地區(qū)出土的零散簡牘(包括削杮),簡上往往抄錄了部分《蒼頡篇》文句(以開篇首章居多)。除了部分比較整飭者外,簡文大都稚嫩樸拙,形體亦多有訛變,應該是習字所書。這些零散簡文,包括削杮上的少數(shù)幾字,對于復原篇中若干文句往往具有重要的價值,然而同一批材料畢竟文句太少,除了極少數(shù)存字較多者外,它們對于考察《蒼頡篇》的流傳助益有限。

      另一類則是作為教材或書籍抄寫的成篇文獻,包括阜陽雙古堆漢簡《蒼頡篇》(共120多枚,存540多字)、北大漢簡《蒼頡篇》(共80多枚,存1300多字)、水泉子漢簡《蒼頡篇》(共130多枚,存900多字)。這些漢簡所抄錄的內(nèi)容,雖然比起《漢書·藝文志》所載的篇幅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缺,但畢竟它們都是不可多得的原本,提供了大量連貫的文句甚至整章的內(nèi)容。學者根據(jù)這些篇幅不一的殘本,在文本考證的基礎上,對其傳本性質(zhì)進行了考察,獲得了不少新知。

      總體來說,這三種漢簡殘本都是新見的傳本,與《漢書·藝文志》所載皆有所不同。雙古堆漢簡《蒼頡篇》和北大漢簡《蒼頡篇》都是抄自“秦三蒼”的傳本。其中,北大本章末記錄的字數(shù)多寡不均,更可見其時代在合篇斷章本之前。這很可能反映了“秦三蒼”初并時的面貌,提供了史籍記載以外的一種新傳本。北大本“漢兼”章以及居延漢簡9.1中不見于雙古堆本的“胡無噍類,菹醢離異。戎翟給賨,百越貢織”四句,直接體現(xiàn)了漢人對“秦三蒼”的增補;至于“漢兼天下”之“漢”則展示了漢人的改編或新增。從雙古堆本、北大本以及居延殘簡相關(guān)文句的不同來看,漢代對“秦三蒼”的改編和增補并不限于一時一地;也就是說,彼時漢代《蒼頡篇》的文本尚未定于一尊。這很容易理解。從情理上說,朝代更替和授課需要等原因,以“秦三蒼”為教材之人皆可隨時進行改編、增補;只是后來經(jīng)過某種官方(至少是官方認可)的統(tǒng)一整理,定為《漢書·藝文志》所記載的共3300字的合篇斷章本。正因為此本原成于眾人之手,史籍只能以籠統(tǒng)的“閭里書師”來稱呼作者。而這一稱呼所代表的人群,也體現(xiàn)了秦漢之際對“秦三蒼”的改編、增補是一個具有一定時間跨度的過程。

      水泉子漢簡《蒼頡篇》則是前所未見的七言本,為《蒼頡篇》的傳本系統(tǒng)增添了彌足珍貴的新“品種”。其內(nèi)容是在四言本《蒼頡篇》的基礎上每句增加三個字,從而對四言本原文進行解釋或補充。從目前所見簡末標記的每章字數(shù)皆作“百五字”(共九支)來看,水泉子本是漢代合篇斷章之后的一種增補本:四言本“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則七言本一章正為“百五字”。這種增補應該與當時的字書由四言改為七言這一背景有關(guān)。

      綜合以上的考察,我們可以將傳世典籍和出土文獻中的《蒼頡篇》傳本按照時代先后羅列如下:

      李斯七章本—秦三蒼—雙古堆本—北大本—合篇斷章本—水泉子本

      新出大宗材料,以新見漢牘《蒼頡篇》最為珍貴。這批漢牘共50多板,存2160多字,是迄今所見字數(shù)最多的傳本。其內(nèi)容涵蓋了漢代《蒼頡篇》的大部分內(nèi)容,而且往往是整章保存,許多文句以往未見;尤為難得的是,其中還出現(xiàn)了趙高《爰歷篇》和胡毋敬《博學篇》的開篇內(nèi)容(《爰歷篇》首句此前亦見于雙古堆本和水泉子本),據(jù)此我們可以基本分清“秦三蒼”各篇的內(nèi)容。凡此種種,均可見漢牘本學術(shù)價值之一斑。

      關(guān)于漢牘本的性質(zhì),整理者劉桓先生對比出土諸本,認為漢牘本有部分章有120字,有部分章序號重出,因而認為它是“西漢中期以后經(jīng)閭里書師改定的五十五章本的一個增補本”。不過,已有多位學者指出所謂重見的數(shù)字很可能并不存在,它們應該是不同的章序。基于這些研究成果,我們認為漢牘本應該就是合篇斷章本《蒼頡篇》,是其在西漢晚期至東漢前期的一種傳本。

      《蒼頡篇》(尤其是李斯《蒼頡篇》)是秦漢蒙學類字書的范本,兩漢時期多有仿擬續(xù)補之作,典籍所載者已如前文所列,出土漢簡中亦不乏其例。如《敦煌漢簡》639、1462、1463記載有“書人名姓”的內(nèi)容,與《急就篇》的姓名部分可以對照,應屬字書無疑。又如與漢牘本《蒼頡篇》一起公布的、由同一書手抄寫的《史篇》二種更是以往從所未見的漢代蒙書,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其中,《史篇(一)》開篇自述“寧來學書,告子之方。《蒼頡》之寫,五十五章”,可見是自命為《蒼頡篇》續(xù)書的。而《史篇》二種與以往以字詞并列句式為主的蒙書不同,其文句皆為陳述式,其內(nèi)容則多涉漢代的意識形態(tài)、道德觀念和社會生活,可以視為后世《三字經(jīng)》等注重倫理道德教育的蒙書之濫觴。

      秦漢時期是蒙學類字書大放異彩的時代,典籍所載和出土所見者數(shù)量甚多,而《蒼頡篇》則是它們的淵源和代表,值得我們重視。出土文獻所見漢代簡牘《蒼頡篇》,不僅揭示了亡佚兩千多年的文本,還為典籍記載的該篇流傳情況提供了直接證據(jù)和不容忽視的新材料,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作者:張傳官,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協(xié)同攻關(guān)創(chuàng)新平臺副研究員)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quán)稿件,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