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前沿觀點

    焦慮時代,既要學會“往里走”又要學會“安頓自己”

    23-06-09 11: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張蘭琴

      若要擺脫消費主義、時代焦慮,尋找身份定位與內心歸屬,不妨跳出“時代潮流”進行自我審察,回過頭去品讀我們寶貴的歷史與文化。

      ——————————

      處在時代浪潮之中,我們的內心有時會油然而生一些疑問——“我”究竟是誰?是只身闖蕩的“有志青年”,是深夜加班到“emo”的“打工人”,是愛窩在家里刷劇的“宅男/宅女”……在網絡時代賦能下,個體身份變得更加豐富多元,我們卻更難看清自己的真實面貌。許多“爆款消費品”開始附加身份與欲望的標簽,也越發使人感到負累與迷茫。

      個體在互聯網算法之下似乎更多地被刻畫出一幅幅“用戶畫像”,被精準定義了“我是誰”,然而許多時候,即便在線上瀏覽再多“興趣話題”,“種草”“拔草”再多時尚單品,也難以真正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反覺陷入某種“消費主義陷阱”。

      面對身份的焦慮與迷茫,歷史學家許倬云“另辟蹊徑”,從“華夏歷史傳承”的宏觀維度作出了巧妙解答。在《中國文化的精神》《萬古江河》《說中國》這套“中國三部曲”中,他以華夏民族生存生活的“小切角”出發,引領讀者審視整個文明發展繁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三部曲”不僅追溯“一個復雜文化共同體演變的過程”,對現代生活亦有呼應與啟發。作者意在提醒大眾:若要擺脫消費主義、時代焦慮,尋找身份定位與內心歸屬,不妨跳出“時代潮流”進行自我審察,回過頭去品讀我們寶貴的歷史與文化。

      當代人的迷茫與無所適從,何以要從文史的宏大視野來解讀?事實上,很多看似“個體化”的癥結深處,實際上是許多人對自我認同與歸屬感的遺失與匱乏——就從“現代消費觀”這點來說,許倬云認為,即便如今“我們有大量的貨品可以消費,但是我們管不住自己的欲望”。從文史角度審視當下部分社會現象,許倬云看到,人們逐漸在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中“離散”成個體,但有時這導致的“不是人的獨立,是人的散漫孤立”。他進一步指出,“個人的疏離,切斷了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只顧今日,切斷了時間上的連續”,這可能成為整個時代的“失調癥”。

      從這個意義出發,“中國三部曲”通過回溯中國地理、人文、歷史等多元文化脈絡,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細節為起點,引領讀者深入探求繁富細密的中華文化精神。日常生活處處是文化、處處是歸屬,若能充分認識這一點,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也就容易在這個“探秘”中華文化精神的過程中,逐漸消除時代焦慮感,歸心日常生活。

      比如,《中國文化的精神》中講到,中華文化之精髓不只在“四書五經”的書卷氣里,還在于“煙火氣息”十足的民間生活。廣為流傳的故事傳說、雅俗共賞的詩篇字畫、相互依存的人際網絡……這些“文化精靈”藏于街頭巷尾、家鄉故土,作為一種流動傳承的文化精神傳承至今、平易近人,是足以“解渴”的精神源泉,更是可以幫助個體解開焦慮的“心靈鑰匙”。有些時候,嘗試從文化脈絡角度去品讀生活韻味,或許就能讓我們意外尋得文化傳承之根,讓我們在內心彷徨無措時得到某種“歸屬感”與“文化依靠”。

      在許倬云的眼中,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極其生動細膩、富有趣味。無論是飲食起居還是文化藝術,它們都曾在千百年前的華夏土地上生根發芽,積累醞釀于人間煙火,至今呈現出最精粹的中國文化精神與營養。比如“烹飪文化”中提到的“五味調和”原則,古人甚至能從中生發出治國之道;而人人皆知一桌菜要“冷熱”“葷素”搭配,其實也生動折射出某種順應自然、相輔相成的中華文化觀念。一粥一飯、生活起居之中,早已掩藏著中國文化的流光溢彩,日常生活的一角也可以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中的重要部分。

      還比如在藝術領域,許倬云認為“中國人的美學都是有情的體會”。拿山水畫來說,古人作畫有時雖不符合“透視原則”,但卻善于引導讀畫者“走入畫中”,而不是站在畫外“睇視”。古人作畫一直強調“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離開自然,人也不能自我異化于自然之外”,其實也是中國文化精神在藝術領域的一種投射和縮影。中國美學講求“隨心所之,隨足所至”——這同樣可以啟發我們,在拘于高樓大廈里的小隔間時,豈能整日靠電子產品刷屏度日、讓身心固步自封而無動于衷?哪怕不能立刻走進山水風光,也不妨在閑暇時多賞一張畫、多品一句詞,與“現代社會”稍稍“脫離”一會兒。

      可以說,“中國三部曲”行文以簡馭繁,力圖在深厚的中國文化歷史中擷采最有“家常滋味”的元素與片段,引領讀者細細咂摸“古早文化”的當代韻味。如今,92歲高齡的許倬云仍然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去呼喚年輕一代,在時代洪流中以中華文化作底氣,既要學會“往里走”,勇敢去陶冶鍛煉、不隨波逐流;也要懂得“安頓自己”,在成長中保證內在自我的純潔與穩定。要做到二者的調和與平衡,他窮極一生反復品讀琢磨的中國文化精神,就是一枚不朽的“定海神針”。

      許倬云先生用豐富的歷史文化事實“說中國”;講到中國的“萬古江河”之所以能生存、生活、發展、繁榮至今,都離不開接續傳承的華夏文明觀念與智慧;而如今要為現代社會中爭論迷失的人群平復焦慮、定紛止爭,那些散落于日常生活、尤其靈動的“中國文化的精神”仍會是一種極具活力的“當代答案”。

      時代越是飛速發展、個體面臨的挑戰越多,我們越值得用情回憶、用心感知日常生活中那些源自中華歷史文化的豐厚底蘊與力量。不妨嘗試,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中摒退紛擾、歸心日常,去尋覓、去品讀那些飽藏于生活之中的中國文化精神。

      陳之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另类视频|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免费视频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