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書香隴原 >> 即時新聞

    (文化新紀行)為古籍“療傷” 助文脈賡續(xù)

    2024-08-27 15:54 來源:中新社

      原標題:(文化新紀行)為古籍“療傷” 助文脈賡續(xù)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題:為古籍“療傷” 助文脈賡續(xù)

      中新社記者 應妮

      凝神,一貼一補,輕輕壓平。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文獻修復組副組長宋晶正在修復的《通志》,是館藏現(xiàn)存最早版本的元大德三山郡庠刻本,她在做的步驟是修補古籍上的破洞。

      日前在北京啟動的“古籍保護與利用公益項目”二期,除了這部《通志》,還將修復北京版藏文《大藏經(jīng)·甘珠爾》以及輿圖、金石拓本等重要藏品,首都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的館藏古籍善本也計劃納入此次修復支持范圍。

      8月20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文獻修復組副組長宋晶正在修復古籍。 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古籍保護,“破圈”發(fā)展

      這一公益項目源自2021年,為深度發(fā)揮社會力量參與古籍保護的重要作用,國家圖書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字節(jié)跳動建立長期戰(zhàn)略合作關系,啟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實施“古籍保護與利用公益項目”,圍繞“你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咱們能解決什么問題”,在古籍修復、人才培養(yǎng)、古籍活化利用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在此基礎上,國家圖書館將資源引流到各級各類古籍收藏機構,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聯(lián)動,推動古籍保護“破圈”。

      “匯集社會各界力量,發(fā)揮公益平臺優(yōu)勢,積極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古籍保護和活化利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表示,基金會重在發(fā)揮引導作用,拓寬資金來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工作。

      一期項目不僅修復了《永樂大典》“湖”字冊、《瀛環(huán)志略》《西夏文大藏經(jīng)扉畫》以及黃河輿圖繪本、樣式雷圖檔、碑帖拓本等珍貴古籍104冊件,培養(yǎng)古籍修復人才107人,更因其開創(chuàng)“以公益基金搭臺、促三方資源合力”的模式,入選了2023年度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十佳案例。

      古籍修復,科技助力

      現(xiàn)代科技的引入,為古籍修復提供了有力支持。修復《永樂大典》過程中,修復師對書芯的修復參考了之前的成功修復經(jīng)驗,在不拆除原裝幀的前提下,對書葉進行“掏補”修復。但與此前不同的是,修復前對書葉用紙進行了纖維分析檢測,并從庫存老紙中選擇成分配比和顏色均相近的紙張作為補紙。

      對書衣的修復則先對絹絲粗細、密度等數(shù)據(jù)進行準確測量,修復師利用現(xiàn)代織布機復原絲絹封皮的工藝,在修復過程中還借助高倍放大鏡等儀器設備對接口處的每根絲進行梳理調整。這一創(chuàng)新不僅提升了修復效果,也為如今修復《大藏經(jīng)·甘珠爾》這樣的民族文字古籍提供了參考。

      圖為《永樂大典》修復前工作人員進行科技檢測。(國家圖書館供圖)

      一邊修復,一邊研究。工作人員還積極開展科學分析、材料研發(fā)、模擬實驗,通過傳統(tǒng)技術與現(xiàn)代科技的有效結合,推進了古籍修復的科學化發(fā)展。

      二期項目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目前全國已有29家古籍收藏單位參與申報。文瀾閣《四庫全書》、顧炎武稿本《天下郡國利病書》等一批珍貴典籍都被納入修復計劃之中。項目同時還將重點培養(yǎng)民族文字古籍修復人才,吸引更多人參與古籍保護與修復,成為古籍“守護人”。

      古籍活化,走進日常

      如何讓原本“高冷”的古籍,借助新技術、新的傳播手段煥發(fā)生機?“古籍保護與利用公益項目”自開展以來,做出了許多有益探索:以短視頻、微紀錄片等形式講述古籍鮮活有趣的故事,增進觀眾與古籍之間的“互動”,如推出首部中華古籍活化紀錄片《穿越時空的古籍》,在新媒體平臺發(fā)起“#尋找古籍守護人”“#全民曬書”等話題,開展“永樂大典知多少”有獎答題,組織“《永樂大典》研學”“跟著樣式雷游頤和園”直播等活動,讓社會公眾特別是小讀者們深刻了解古籍聚散流轉與國家民族興衰緊密相連的傳奇故事。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國家圖書館開發(fā)各類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1500余個款式,涵蓋配飾、箱包、家居、禮品等8大類別,對應《永樂大典》、敦煌拾遺、金榜題名等近30個主題,實現(xiàn)文創(chuàng)經(jīng)營收入6000余萬元人民幣。

      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表示,讓更多古籍走下高閣“療傷”,并在現(xiàn)代生活中活起來、傳下去,這是賡續(xù)中華文脈的需要。作為海內外中華典籍重要收藏地的國家圖書館,將攜手全國各級圖書館、博物館進一步開展珍貴典籍的展示、利用和活化。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高清有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中文字幕夜色资源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