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數字經濟、新型消費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財稅、金融、產業等一系列穩就業政策落地顯效,為就業市場拓展出新的空間。各地要扎實開展2025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加的崗位。
在政策支撐中穩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結合實際出臺穩就業的政策舉措,從落實就業補助資金,到增加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再到各種層面的稅費減免,一連串的穩就業組合拳,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今年1—4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36萬人,快于時序進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國家下撥667億元中央就業補助資金,延續實施穩崗返還、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政策,提高小微企業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授信額度。一季度,全國58.8萬戶次企業獲得35.2億元穩崗資金支持,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為企業減少成本456億元。截至一季度末,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累計發放超8000億元。今年以來,作為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基礎崗位,普工和操作工的人才需求同比增長超50%。各地各部門要落實穩就業的政策,保障高質量充分就業。
在產業轉型中穩就業。在抓實政策支撐的基礎上,各地各部門要從推動經濟發展的層面去激蕩就業活水。當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以新型消費為代表的新業態、新場景正在不斷涌現,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產業領域正在不斷釋放新的就業需求,正在帶動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示第七批新職業名單,擬新增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電子電路設計師等17個新職業;新添旅拍定制師、智慧倉運維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等42個新工種。各地各部門要圍繞新質生產力、消費新熱點、重大工程等重點行業領域,加快就業崗位挖潛擴容,著力提升就業質量。各地各部門要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既要注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創新新業態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在技能提升中穩就業。當前,緩解就業壓力,既要靠政策支撐,也要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要通過提升技能來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各地要全面啟動“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目前,全國已建設414個公共實訓基地和1292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每年為產業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各地要認真開展職業技能大賽,讓新賽項、新職業、新技術成為亮點。有的地方物聯網安裝調試等新職業賽項首次登場,有的地方職業技能大賽新增鴻蒙應用開發等項目,有的地方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數字孿生應用技術、污水處理等賽項,面向產業需要,選拔緊缺技能人才。各地要圍繞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領域就業崗位需要和職業技能要求,強化培訓就業協同聯動,支持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增收。隨著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將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和創新創業活力,為穩定和擴大就業打開更為廣闊的空間。(張閑語)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釋放政務數據共享的新活力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違規吃喝“不吃公款吃企業”值得高度警惕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整體加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不斷夯實大國糧倉的科技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