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仲夏,萬物豐茂。廣袤農田上,“三夏”生產進入關鍵階段;綠水青山間,低碳發展不斷繪就新圖景;全力穩就業,政府、企業與高校同頻共振,上半年收官之月,各地各部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舉措,推動經濟社會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穩步前行。
在夏糧豐收中夯實發展基礎。夏糧豐收是全年糧食生產關鍵一仗。6月以來,全國“三夏”工作高效推進。聯合收割機快速行進,梯田稻麥收割機爬坡上嶺,北斗輔助裝備精準作業,今年“三夏”時節,各式各樣農業“黑科技”精彩呈現。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夏糧收獲過九成,冬小麥大面積收獲基本結束。夏種、夏管同步推進,從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氣吸式免耕智能播種機讓玉米種子精準入土,到小麥收完后田里抓緊開始播種高粱,為秋季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無論是夏收,還是夏種,農業機械廣泛用于“三夏”工作的每個環節。隨著科技賦能農業生產,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而且夯實了糧食安全根基。夏收機械化率的提升,這既是農業科技創新的生動注腳,更是打好夏收攻堅戰的堅實底氣。各地各部門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加力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生態保護中厚植發展底色。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發布的《2024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通過一組組數據,展現了我國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如今,各地宜喬則喬、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宜沙則沙,精準防沙治沙。數據顯示,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了自2000年以來連續4個調查期“雙縮減”。綠色轉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6月23日至29日,我國迎來2025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從綠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減量,從“綠”電點亮生活到開發節能建筑,各地生動展現著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新答卷。從綠染長江畔到綠進沙漠退,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圖景在神州大地處處可見。各地各部門要搶抓機遇,在綠色低碳轉型中開辟發展新空間,增強發展新動能。
在促進就業中強化民生保障。就業是民生之本。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加大力度穩崗位、優服務、促就業。針對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落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政策舉措,兜準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入關鍵沖刺期。各高校打破傳統教學框架,聯合企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將產業需求融入教學大綱,讓學業與就業實現無縫對接。6月以來,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力穩就業政策,積極拓展就業空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從舉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能考核暨就業聯動招聘對接會,到各高校舉辦就業雙選會,再到聚焦轉崗待崗職工、殘疾職工等重點就業群體,進行精準崗位推送,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就業工作。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穩住就業“基本盤”。高質量促進充分就業,關鍵在于分類施策、精準推送,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以優質服務夯實民生之本。(張若麟)
- 2025-07-01【地評線】飛天網評:在真查實改中書寫作風答卷
- 2025-07-01【地評線】飛天網評:@全體黨員,“億”起為黨旗增輝
- 2025-06-27飛天網評:做“中堅力量”而非“中間力量”
- 2025-06-27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數字技術如何重塑中國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