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滿足消費領域金融服務需求,6月24日,《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推動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把握消費重點。提振消費既是當前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也是中長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當前我國商品消費需求旺盛,各地各部門要再接再厲,通過持續的金融支持,推動商品消費、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進一步釋放活力。要圍繞重點場景和重點人群,創新優化消費信貸產品,滿足消費者差異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服務,強化金融支持外貿企業拓內銷力度,完善內貿險服務,擴大外貿優品消費。要增加對批發零售、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領域經營主體的融資支持,助力挖掘基礎型服務消費潛力,圍繞文化旅游、體育、娛樂、教育培訓、居住服務等領域創新融資模式,促進激發改善型服務消費活力。要探索金融支持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加強金融創新,開發適合新型消費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各地各部門要讓金融活水澆灌到消費的根部,讓消費充滿生機活力。
用活消費政策。當前我國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多層次消費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較為完善,其中,信貸支持發揮了主渠道作用,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多元化融資渠道同步發力,為消費市場穩定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撐。為擴大消費領域金融供給,要持續優化信貸產品,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增強消費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和可持續性,要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提升消費信貸供給能力,要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務消費領域企業發行債券,鼓勵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通過債券市場募集資金,要支持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企業股權投資,支持消費產業鏈上優質企業通過發行上市、“新三板”掛牌等方式融資。要深入實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創新家庭財富管理金融產品,支持居民就業增收,優化養老、健康等保險保障體系,積極培育消費需求。
創新消費場景。當前我國消費基礎設施格局不夠完善,縣域物流配送體系相對滯后,供應鏈響應效率有待提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市場擴容提質。各地要圍繞適老改造、體育設施、充電裝備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以及交通、物流、供應鏈等商貿流通項目,探索創新適應資金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合理設置貸款期限,加大貸款投放力度,促進提升消費供給效能。要優化消費環境,支持金融機構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重點消費場景,持續推進支付便利化建設,有效提升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等各類支付方式的兼容性,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付體驗,要持續提升適老化支付服務水平,優化重點領域外卡受理環境,深化信用卡消費與各類場景的合作,有效滿足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服務需求,要鼓勵試點地區在消費領域積極穩妥推行數字人民幣。(張若麟)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讓科技創新的動力更加激蕩涌流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打好組合拳,拓展就業新空間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釋放政務數據共享的新活力
- 2025-06-23【地評線】飛天網評:違規吃喝“不吃公款吃企業”值得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