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各部門毫不放松抓好夏收夏種夏管,全力以赴奪取夏糧豐收,全面打牢秋糧生產基礎,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從南到北,一塊塊糧田里,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融合,新的豐收圖景正細細描繪。
為夏收注入農機動力。總體看,今年夏收進展順利,各地搶抓有利時機,確保應收盡收,背后離不開機械化和智能化的支撐。今年夏收,全國投入聯合收割機80多萬臺,其中跨區作業的超20萬臺;單機日均收獲面積80畝,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麥收總體進度比常年快了2至3天。農業農村部聯合多部門提前溝通對接,跨區通行、用油保供提前就位;在麥收重點省份,3900多家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2000多家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6900多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應急調度即時響應。高質量的夏收,得益于持續改良更新農機、提升機手素質、優化種植技術等舉措,各小麥主產區機收損失率連年走低,預計今年全國小麥平均機收損失率繼續控制在1%以內。各地各部門要用好以舊換新政策,推動農機具更新換代,為確保糧食豐收注入農機動力。
為夏播注入數據動力。“三夏”工作,關鍵要搶抓時間,既要搶收,更要搶種。近年來,各地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賦能農業生產,讓傳統農業從“靠天吃飯”變為“數據種田”。各地在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加持下,操作人員足不出戶,只需輸入農田參數,農機就能精準完成播種、施肥等全流程作業。與傳統方式相比,既能實現種子和化肥用量節省,也能實現高密度均勻播種。長期以來,受天氣變化、土壤墑情等因素影響,田間管理往往依賴人工經驗。玉米復播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糧食產量的重要舉措。各地農業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進行全流程指導服務。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保證后期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水肥更加合理地吸收利用,為夏玉米高產提供保障。各地各部門要加快數字技術的運用,通過科技賦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確保糧食豐收注入科技動力。
為夏管注入智慧動力。夏管是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關系到全年糧食產量和質量。各種在抓好夏收夏播的同時,更要注重夏管。糧食生產壓茬推進,夏灌、夏管緊鑼密鼓。當前,全國夏灌正有序開展。各地各部門要堅持旱澇同防同治,提早安排部署,強化水源統一調度和管理,加快補齊灌排設施短板,根據作物生育期特點做好科學灌溉和農田排澇減淹工作,為“三夏”農業生產提供堅實保障。全面進入夏管模式以來,各地農業農村局更加注重蟲情測報,持續防范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等。各地要加強病蟲害監測與防控,確保水稻、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在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要有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控制等信息技術開展智慧種植和智慧管理。在夏管過程中,科學施肥、灌溉和防病是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門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水系連通和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等工作,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張若麟)
- 2025-07-01【地評線】飛天網評:讓“一件事”辦理更加高效便民
- 2025-07-01【地評線】飛天網評:擘畫科技創新的壯闊發展圖景
- 2025-07-01【地評線】飛天網評:堅定信心,實干繪就發展新圖景
- 2025-07-01【地評線】飛天網評:在真查實改中書寫作風答卷






